1.国内成品油价格迎来九连涨创纪录,此次调价涨幅多少?

2.油价调价窗口是什么?

3.下一轮油价调整是涨还是跌?

油价变化情况_国内油价变化率

油价上涨意味着国际经济市场的通货膨胀增长,以及国内石油市场的供不应求的状态;只要油价上涨,就会造成汽车等交通工具和运输工具的成本提高,同时也拉高了生活特价的上涨,物价上涨带来居民的消费水平降低。

另外,原油是工业生产所必须的产品,也是人们日常所用的汽油、柴油、润滑油的重要原材料;因此,原油价格的波动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目前,原油是以期货合约的形式作交易,油价指数便是指原油期货合约的价格;原油期货的具体操作为,双方事先签订期油合约,到了指定的日期,买方可以用合约中指定的价钱从卖方手中买走。

也就是,从国家经济的层面来说,对原油进口国来说,油价下跌在短期内能降低本土工业生产的成本,提高本土企业利润,促使企业进行扩张,从而增加本土就业,促进GDP增长。相反,对产油国来说,油价下跌可能会导致国家收入减少而令面临财政压力。

国内成品油价格迎来九连涨创纪录,此次调价涨幅多少?

主要是定价机制的问题。

作为社会监督员,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提出,为什么公众总是感觉国内油价“涨快跌慢”。中石化方面对此回应称,这主要是定价机制的问题。

纽约油价大幅下挫,但是主导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的国际三地原油变化率一直高居不下,并未满足-4%,即未达到国内油价下调的条件。

记者从国内多家大宗商品资讯机构了解到,目前三地原油变化率已经接近于0,如果国际油价持续保持下跌的态势,预计8月25日国内成品油价格可能迎来下调窗口。

对于为何三地原油变化率下跌并不明显,金银岛资讯一位分析人士告诉记者,主要是因为三地原油变量率看的是22天的移动平均变化率,国际油价仅下跌几天对此影响并不大。

该人士认为,成品油定价机制其实是很有“策略”的,其目的是希望能保持国内成品油价格的平稳,因为国内汽柴油使用的覆盖面非常广,一旦价格频繁波动对于工农业的影响都比较大。

扩展资料

成品油定价机制存四大缺陷 香港与内地天壤之别

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实施两年来,其自身缺陷日渐暴露。用一个有失偏颇的制度作为基准,其在执行过程中必然难以“服众”。

一是“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的措辞使制度权威性降低,价格调整原则性不强。“可调”“可不调”这样的伏笔不应出现在严肃的制度设计中。

国家发改委作为石油价格主管部门,应该是规则制定者,引导市场变化,而非强化行政管控,陷入一轮又一轮价格调整的争议中。

二是成品油定价机制计算方法不透明,易引发社会猜测。国家发改委从未正面公布三地22天移动加权平均变化率计算公式,所选取国际石油报价也未公开。

诸多社会机构只得揣摩官方定价公式,监测石油价格变化率。

三是22天调价时限较长而滞后,难与国际油价接轨。在现有石油市场格局下,滞后必然产生投机。在以往的价格调整过程中,总有消息灵通的社会贸易商借机囤油套利。

参考资料:

中国新闻网-成品油定价机制存四大缺陷 香港与内地天壤之别

参考资料:

人民网-中石化回应国内油价涨快跌慢:是定价机制问题

油价调价窗口是什么?

新一轮成品油零售限价调整窗口将于3月18日0时开启。根据相关机构的预测,预计国内汽油、柴油零售价将再次迎来上调。截至17日,国内参考原油变化率为4.58%,对应汽、柴油零售限价上调230元/吨;折合升价,92号汽油价格上涨0.18元/升,0号柴油价格上调0.2元/升。

国内成品油价格在2021年已经迎来四连涨,国内油价连续第八次价格上调。根据最新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测算,预计3月18日0时起的这一次调价,每吨柴油价格、汽油价格调整涨幅超过200元,相当于平均每升汽油价格上调0.16元到0.20元,每升0号柴油价格上调大约0.17元。

扩展资料

沙特继续额外减产国际油价走高

本计价周期内,欧佩克及其产油国盟友维持减产规模的利好持续,加之沙特继续额外减产决定,以及沙特石油设施遇袭,原油供应面一度偏紧,国际油价也强势上涨。后期,美国签署1.9万亿美元经济纾困法案,市场预期燃料需求回升,增强了原油市场推涨的信心,国际油价在震荡中继续走高。

3月,全球疫情逐步缓和及疫苗的加速推进,叠加经济刺激政策持续推出,市场对于全球经济复苏及通胀预期升温;沙特2-3月额外减产100万桶/日,寒潮天气造成美国原油供应短暂中断,供应趋紧支撑油市;而随着寒潮天气逐渐消退,美国德州原油供应逐步恢复,市场聚焦OPEC+产量政策,目前沙特大概率将自4月起停止额外减产100万桶/日的措施,OPEC+若取相对保守的增产策略,则短期油市供应维持偏紧格局。

下一轮油价调整是涨还是跌?

油价调价窗口是油价调整开启的时间。

国内油价调整规则成品油调整周期为10个工作日,也就是说是十个工作日之后油价调整窗口开启一次,而工作日不包含周六日和法定日。

我国的成品油调节机制三个阶段的发展

第一阶段:2008年我国制定了初步的国内成品油调节机制,国内成品油价格的调整根据国际油价的波动来调整。发改委根据新加坡、纽约和鹿特丹等三地22个工作日的成品油加权平均价格来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当连续22个工作,三地油价变动幅度超过4% 的时候,国内成品油调价窗口便会开启,发改委对外发布最新油价。

第二阶段,2013年,发改委将调价的周期缩短到了10天,这样国内油价的变动与国际油价联系更密切了,调价也更频繁。同时取消了4%的幅度限制,为节约社会成本,当汽油、柴油调价幅度低于每吨50元时,不作调整,纳入下次调价时累加或冲抵。

第三阶段,2016年,国际油价持续低迷,我国发改委发布调价新政策,当国际油价低于每桶40美元的时候,国内成品油价格不再下调。

下一轮油价调整会涨。

在上一轮油价调整结束后,国际原油便出现“4连涨”的开局,累积涨幅高达400元/吨。好在经过一周统计之后,在第4个工作日中断了上涨的趋势,但是今天油价累积涨幅仍然高达300元/吨的幅度。现距离新一轮油价调整还剩4天时间,按照目前的原油趋势来看,油价小幅上涨的概率极大。

影响油价的因素

如政治、经济、库存、气候、技术等。这些因素一个接一个地变化,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主导因素。 供求因素,作为一种商品,石油的价格从长远来看取决于供求关系。20世纪80年代中期石油价格的急剧下跌可以说是70年代高油价政策的直接后果。

高油价导致世界石油消费国普遍节约燃料,同时,它也刺激了非欧佩克国家的石油生产,增加了石油供应,使世界石油供大于求达到饱和,石油价格的下跌是不可避免的。2003年以来国际油价的上涨,本质上是由于世界石油需求的刚性增长和投资不足导致的石油过剩产能的历史低位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