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衣食住行还有什么?

国际油价上涨国内油价上涨吗知乎_国际油价上涨国内油价上涨吗知乎视频

什么是普通人?

有人这么描写过“普通人”:他们生在一个安稳的家庭,儿时没受过虐待或校园暴力,基本上身心健康地成长,长大后也没有遇到特别恶劣的渣男渣女,三观没歪。头脑一般,考了个差不多的学校,找了一份能养活自己的工作,和一个普通的人组建了一个安稳的小家,一辈子没遇到什么飞来横祸…..

湖畔大学梁宁曾这样定义普通人:就是快乐没有那么强烈,痛苦也没有那么巨大。所以,他们的人生会在既定的轨道上相对平稳的运行,而不会被快乐和痛苦牵引撕扯,没完没了地折腾。

普通人,就是在时光中没有经历成长蜕变的人。

普通人幸福吗?

很多人说,普通人的一生,吃不起山珍海味,却有日常的粗茶淡饭;穿不起名牌,却也衣着得体;住不起豪宅,却有自己温暖的家;说不上多优秀上进,但每天的生活都有些乐趣。成功的人付出的太多,还是做普通人幸福。

然而,普通人真的幸福吗?

我看到知乎网友是这样的回答:上二十多年学,做着普通的工作,勉强温饱,为了买一所房子朝九晚五的换房贷,为了省几块钱下班后很累了还要站几站地铁回家,攒钱买台二手车却因为油价上涨不敢开,然后老婆怀孕了辞去了工作,重担压在一个人身上,为了开销再做一份兼职,孩子长大了学费书本费一笔笔的钱像流水一样往出流,这样孩子在学校还是低人一等,人家孩子穿阿迪耐克新百伦……好不容易孩子上二十多年的学又要找工作娶媳妇买房子买车……

这就是普通人的生活,所谓安稳的家,经不起一点点意外,糊口的工作,勉强维持生活,为了买房,积蓄大半生,然后孩子还要重复你的经历……多么的悲哀和绝望!

曾有人问一位作家,他是怎么走上文学道路的,他说:“为了出人头地,哪怕只比平凡的人们不平凡那么一点点。”又说:“ 在中国,当普通百姓实在太难 。”

追求成功也许要付出一辈子的努力,但甘于普通,却是几代人的悲哀。

你与普通,只差一个坚持

每个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独特的人体。我们成长的时候,也有梦想有目标,是什么时候,我们成为一个普通人呢?

是一次次放弃自己的时候。

我们都看过**《阿甘正传》,这个智商只有75的低能儿,靠着坚持跑步进入大学,又在未来的人生中,“说到就要做到”,创造一个个奇迹。你也许会说,**都是虚构的,那就看看我们身边。最近几年,依靠新媒体写作弯道超车的人,像Spenser、万能的大熊、粥佐罗等等,除了机遇外,不也是长期的坚持写作吗?

我一位同事,形象气质非常好,是公认的美女和才女。有一次我们聊天,她说小时侯她并不优秀。论长相,她不如表姐表妹,论学习,她也是家族中垫底的那个。然而,她并没有气馁,而是分析自己的优缺点,并发挥优势,弥补短缺。长的不漂亮,她就用化妆修饰,并长年跳舞,养成优雅的气质。她知道漂亮的外表并不能使她出众,于是坚持读书,让自己更加有内涵。而且她知道自己最大的优势是语言和交际,于是,大学的时候,就练习演讲和主持,经历了很多大场面并结交了很多厉害的人物。这让她比同龄人多了一份从容淡定。谈起一路的成长,有心酸但更多的是收获。她满意自己现在的样子,对过去,她没有遗憾,对未来,她也有清晰的规划……这是一个特别聪明的女子,灵魂中带着香气,相信她的未来必定不凡。

衣食住行还有什么?

前几天,高考一如既往地刷爆了朋友圈。对于高考是否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不同人有不同的观点,很难下定论。但有一件事则是确定的:高考之后的十几年,不同的选择会带来不同的结果。

本文作者宁南山为了说明这个观点,收集了接近100个样本,这些人是他的高中和大学同学,而且基本都是211以上院校。

在作者看来,这100个人,包括他在内,勤奋程度,智商差别是不大的,不然最后不会都在一个班学习。家庭条件,除了10%家庭算是富裕的,大部分都是平民子弟。

但是最终,因为选择不一样,到现在人生却可以说有了很大的差别,这种差别和差距,是大家嘴上不说,但是心里都能明显感受到的。

作者:深圳宁南山

:视觉中国

来源:宁南山

第一个选择:选择什么专业

填报专业是一个蝴蝶效应,你写下的那几个字,可以决定你以后很多年的人生。我当年参加高考的时候,一心是要填报理工科的,因为看了一些国外的电视剧,**,觉得里面人走过去的时候,门就自动开了非常神奇,感觉好高级,好科幻。

于是坚决的报了理工科专业,并且毕业后一直在制造业。这样的选择带来的一个后果就是:穷。

所以有私信问我报什么专业比较好的,我怎么回答你呢?如果要赚钱的话,上国家统计局看下2017年全国各个行业的平均工资统计就知道了。

注意这个非私营单位,从字面上看似乎只是国有企业,其实不是,它还包括了股份公司,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企业等等,因此代表性最广。

2017年平均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是: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33150元,金融业122851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07815元,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79倍、1.65倍和1.45倍

说白了,一个IT,一个金融,显著的高于其他行业,这和我们平时的感觉是相符合的。

另外搞科研现在收入也在水涨船高,全国各地高校的待遇越来越好,在之前的文章里面,我多次贴过现在全国各地高校招收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的待遇,可以说大大上升。

另外现在企业也在越来越重视基础研究,基本上国内各大企业集团都有中央研究院,因此科研技术人才也会过的可以。

我当初选择理工科,毕业进制造业企业工作,这直接影响了毕业后的收入水平。现在想起来,当初如果填报金融,语言,法律,会计,计算机之类,那么可能毕业后的日子会好过的多。

为什么这样讲,我记得十几年前,临近大学毕业找工作的时候,我某个在读计算机专业的高中同学,说上海某外资软件公司(没错那个年代外资互联网更吃香)给他开月薪接近5000元,他说觉得太寒酸了,就没有去。

这让我感觉很吃惊,因为在我们系(硬件弱电相关),找工作找个4000元月薪就觉得很不错了,实际上大量同学找到的工作月薪只有两三千元。有的单位解决北京户口,开的月薪只有一千多。

在当时,学校论坛里面有个男生发个贴,说毕业了征个女友一起在北京奋斗,已经找到月薪3000元的工作。结果留言里面还有人在讨论楼主是不是在炫耀,有的人说三千元怎么会是炫耀呢?有人说已经是炫耀了…..

我们眼中令人羡慕的五千高薪,然而这在计算机专业的同学眼里叫寒酸,突然就感受到了专业不同带来的巨大差距。

另外还有个同学,研究生毕业后,去了上海某证券公司,后来他来深圳看我,就聊到存款的问题,我问他存了多少钱,当时我想虽然金融业工资高,但是他说是毕业才一两年,存十万顶天了吧,结果他告诉我毕业一年多就存了二十多万。

这个数字把我惊到了,因为我本科毕业比他还早工作两年,但是存的钱都没他多。

当然,我也从来没有后悔过当初的选择。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开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本土制造业开始大发展,出口开始迅速增长,深圳几乎所有的公司,从华为,富士康,比亚迪这样的大公司,到各种生产电池,LED,充电器,PCB线路板等等在内的大型,中型,小型工厂,都在开展海外贸易,直接带动了制造业从业人员收入增长。尤其是华强北为核心的山寨机业务,蓬勃发展。

中国出海最早之一的华为,就是2000年举办的出征海外誓师大会。

大量外贸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来,他们作为中间商,通过展会,互联网和电话开拓海外客户,同时从合作的工厂提货实现出口,什么都可以出口,电话机,音响,耳机,电子元件,线路板,电子玩具,摄像头,手机,屏幕…..

直到现在,来深圳的朋友,从华强北的各个大楼,到罗湖,福田的各个写字楼里面,都能发现无数这样的贸易公司,他们只是租一两间房就开始办公。

因此在深圳,有个独特的职业,叫做外贸,很多本科学历都不到的对外销售人员,在外贸小公司工作都可以做到月薪过万。因为不管是外贸公司,还是普通的中小型工厂,给予销售人员和营销人员的提成都非常高,按照销售产品的不同,提成高的甚至能到10%以上,低的也有2%,3%。当然大公司的销售提成比较低,1%左右或者以下。

不少只有专科甚至高中,中专学历的来深打工者,通过努力学习英文,努力开发和开拓客户,实现年入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比比皆是。

我记得2010年,部门有一个新员工辞职,我找她谈话,她说因为她男朋友在华强北开了个公司,招了四个员工自己做电子产品外贸出口,所以她也辞职去帮忙,她男朋友当时很年轻,才23岁,没考上大学,来深圳好几年了,最开始是华强北的贸易公司打工,积累起一批亚非拉的客户之后,就自己开了个外贸公司出口电子零部件和产品。

除了这些外贸公司以外,深圳的中国本土制造业公司,开始成规模的向国外派遣销售和技术人员常驻,也是在这一时期,全世界各地的各种展会上,无一不是有大量中国公司参展,很多年轻人得到了出国的机会。

我来深圳第三年就开始出国参加展会,我记得当时是在南非,整个展会一看,一半是中国公司,而且都是普通中国人根本没有听说过名字的公司。

我去各个展台找人聊了下,每个展台都有毕业才两三年的年轻人,很多毕业于不知名的二本,三本院校,毕竟公司都是中小型公司。

每次出国参展,总会看到大批的中国年轻人在各自公司的展台,这在以前是看不到的。

尽管可以说赶上了中国制造业对外出口大发展的风口,但是一直到毕业后的第七年,我才总算稳定达到心目中觉得还满意的薪资。

所以说我有时候想,我毕业后七年的命运,其实在当年高考填志愿的那一刻就决定了。所以填一个专业究竟有多大影响?对我来说就是七年。

当然了,我总是自我安慰说,选择这条路虽然一开始穷了点,但是做制造业,也能看到很多金融界高富帅和程序员们看不到的风景。

我记得有个同事出去海外拜访了一圈客户,回来开电话会议略感心酸的说,客户对他讲中国制造是“low quality”;

我带法国人在深圳工厂参观,看到我们工厂工人的操作方式,我看他们的表情就露出“原来才这个水平”的含义,我问其中一个客户,说你觉得工厂水平和法国差距多少年?他说至少10年,我看得出他内心其实是想说20年。

记得有次有个日本团到公司参观,当我讲到几个产品性能,确实做的不错,团里面的日本人问我说“你们工厂是不是有日本工程师”,后来看到金灿荣教授的讲座视频,他说日本人对中国人有一种愚蠢的种族主义,我马上就想起这一幕,这是有切身感受的。

那个年代,消费电子产品基本还是国外品牌,有很多今天我们完全没有听说过的外国电子品牌,加拿大的,法国的,美国的,拿到深圳来找各种工厂生产,不少欧美供应链管理人员和工程师在工厂和中国工程师同吃同住,也了解了不少他们国家的事情。

在国外厂家货期催的紧的时候,工厂的项目PM兄弟们,经常通宵跟线加班,第二天早上回去睡几个小时又继续回来上班。

不只是理工男,理工女们也是一样,我至今还记得两个女孩子,都是独自负责一个产品,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周末经常也不休息,后来有个女孩子去了中兴。

中国制造能够崛起,大批理工科毕业生进入制造业是关键因素之一,深圳比较大的工厂,例如富士康,比亚迪等等,每年光是招收本科毕业生就在五千人以上,有的年份甚至超过万人。

当然那个年代制造业的薪资,总体还是不行的,不像今天经过不断努力已经大大改观,深圳的OPPO, VIVO,华为,中兴,华星光电,富士康,迈瑞,大疆,柔宇科技,中广核…乃至大批苹果和华为供应链的公司,都能给工程师提供不错的待遇。

第二个选择:大学怎么过

为什么大学毕业十几年后也无法逆袭

我们大四毕业的时候,有大概六分之一的同学,因为学习太差,挂的学分太多没有拿到学位证或者毕业证。原因也很简单,基本是因为玩游戏或者上网,疯狂的玩游戏和泡论坛。那个时候的主流网游是韩国开发的《传奇》,中国最大的游戏公司还是盛大。

班上有几个同学,进入大学后几乎丧失了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或者至少热情大大衰退。我猜测这跟高中生活过于枯燥,而他们本人又缺乏自我学习动力有关系。

至少我在上高中的时候,真的非常辛苦,每天早上六点起床,晚上十一点睡觉,而老师们和家长们为了给我们鼓气,经常会说“坚持下去,到了大学就解放了”。

这其实给了我们一个错误的印象,就是认为人生的拼搏主要就是在高中,到了大学可以彻底放松了。其实不然,人的一生是长跑,进了大学也只是个新的开始。

对我们这些一个月生活费只有几百元的理工男们来说,没有女朋友,在宿舍玩游戏是成本最低的方式了,经常一个学期下来,有的同学都没有怎么出过学校。

我很清楚的记得,凡是在大学期间挂科太多,又无任何特长的同学,在毕业找工作的时候非常沮丧,很多企业来招人的时候,第一条就是看学习成绩,而且必须有学位证和毕业证。

我记得当年待遇还不错的中广核和中石油来学校招人,没错当年油价高,中石油是非常好的单位,都要看学生的学习成绩,凡是还有挂科的没有补考通过的,第一轮就被刷出去了。

我大学班上的几个挂科太多,连学位证和毕业证都拿不到的同学,很遗憾,毕业十几年后没有一个能够翻身的。

他们没有一个人在一线城市买车买房,如今三四十岁了依然带着老婆孩子当北漂,有的至今未婚,工资不高也看不到前途在哪里,白白浪费了985的光环。

大学怎么过,其实非常非常重要,直接决定毕业的时候你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从而影响你22-32岁的黄金十年,从这个意义上,我觉得大学怎么过比选专业更重要。

第三个选择:

毕业选择出国留学还是国内工作

我高中班上成绩最好的几个同学,现在全部在美国。

大学班上也有同学毕业后出国留学读研究生。

应该说他们是班上最优秀的一批人。

实事求是的说,在十几年前刚毕业的时候,我是很羡慕他们的,尤其是当我在深圳的工厂里面拿着苦逼的工资天天加班的时候。

不过历史很多时候就是这样的有趣,这些同学,在国外延续了在国内的勤奋,继续奋斗,好几个人读到博士毕业,而且还是美国排名前十的名校。

今天他们在美国各行各业工作,有在银行的,有湾区工程师等等。

看起来是奋斗成功的典范,然而十几年后,留在国内的同学却感觉并没有羡慕他们了,尤其是北上广深的同学大多有了房子,个个身价几百万,收入也普遍性的上涨到了几十万的水平。

甚至还有高中时候班上成绩一般,最后也考了重点大学的同学,如今在成都这样的二线城市有房有车,经常出国旅游。

少数在老家城市工作的同学,虽然财富一般,但是也可以负担得起东南亚旅游了,要知道仅仅在十年前的2007年,出境国外游还是比较高大上的事情,2007年中国公民到泰国旅游仅仅71.7万人次,而2017年,到泰国旅游已经是非常稀松平常的事情了,全年超过了980万人次到泰国游玩。

可以说留在国内的同学,尽管上学的时候总体水平不如去美国的这些同学优秀,但是最终在财富上,却有相当一部分人并不输给在美国的优秀同学,而且国内薪资总体仍然呈现快速上涨态势,因此未来是可以预期的。

另外还有件小事,某次因为美国新闻,同学群里面讨论起美国的种族歧视了,包括华裔警察误杀黑人被判刑,而白人警察杀黑人就无罪,华裔小孩在奥斯卡被黑人主持说是会计,越南华裔在美联航被赶下飞机等等。

一个在美国的同学在群里拼命解释说,这些事情都不是针对华裔的,美国社会针对其他种族也是一样,不是针对华人的种族歧视。而且还言辞比较激烈的反对群里面说华人在美国受歧视的同学。

其实我们都知道,他可能是心态失衡了,一个自信的人不应该是这种反应。

我个人觉得,对于顶尖人才,在中国或者美国都会过的很不错,因为个人的能量实在太强大。

然而对于普通人或者说优秀的普通人而言,出国学习,出国留学都是好事,但是工作和发展还是要考虑大势的影响。不然你的个人努力会被大势所抵消。

在国外留学和学习完成后,如果单纯只考虑赚钱的话,有的产业和技术国外领先太大,国内短期追不上,回国工作薪资也短期内追不上美国,那么留学完成后先选择在国外工作就是合理的,反正以后回国了也是人才;

有的产业国内开始强势崛起,中西方力量在逆转,那就必须要考虑回国发展了,因为到后面有家庭了,市场格局也已经定下来了,那时候回来成本会更高,而收益反而会降低,因为错过国内的大发展时期。

以我班上的同学而言,十年后,二十年后,留在国内的同学里面,会有一大批人在财富上超过在美国的这些班上最优秀同学。这是大势。

第四个选择:

职业生涯是选择大公司还是小公司

每次在网上看到这样的问题:小公司年薪20万+副总职位,大公司年薪10万普通工程师,我该去哪一个?或者创业公司年薪30万+期权,BAT年薪40万,我该选择哪一个?

我高中和大学班上差不多100个同学,毕业十几年后整体经济条件和收入最好前20%,30%的同学,除了自己创业的以外,几乎全部在大公司或者政府部门工作,而且是持续的长时间的在大公司工作的成就相对而言最高。

而班上毕业后去小公司的同学,后来的典型生活就是跳来跳去,以至于到后来同学们都不知道他在哪个公司上班,因为公司名称说了别人也记不住。

去小公司上班,一个是对你的履历没有什么帮助,跳槽不好跳;

如果你一开始在大公司工作,最后跳槽到了小公司,HR看到你的简历,立即就会有疑问,怎么几次跳槽公司越跳越小?

一个是看似给你的职位和工资更高,但是小公司同时也对你有更高的期待,一旦你不能满足这种期待,那不只是不能加薪的问题了,工作也有风险。

一个是小公司更多是人治,家族化,人际关系更不好处理。

最后一个是小公司能不能存活是个问题,不说一定倒闭,你想找一家能够在以后几年稳定的每年加薪的小公司是很困难的,换句话说,或许一开始给你的薪资还可以,但是后面3-5年会每年加薪吗?小公司恐怕是有困难的。

当然了,凡事无绝对,像互联网行业这几年就冒出不少独角兽,那又另当别论,但是他们背后还是有大公司和大资本投资。

真正能够逆袭的小公司,永远只会是极少数,因此除非笃定的坚信其前景好,否则千万不要拿自己的职业生涯做赌注。

第五个选择:

工作后应该急于尽孝吗?

这是中国大学毕业生的常见错误之一,尤其是从县城,小城镇,农村出来的大学毕业生,包括我在内,都觉得父母供我读书太不容易了,省吃俭用太辛苦了,毕业之后开始上班了,爸妈终于熬出头了,应该及时尽孝。

我当时也是这个想法,毕业两年后,因为觉得家里老房子条件一般,我把几乎所有工作后存的钱拿出来给爸妈,加上爸妈的积蓄作为首付,在老家市区最好的小区买了套差不多100平米的花园小区江景房,并且每个月的房贷我主动要求全部我来还,还了好几年。这样做的结果是我在深圳买房的时间往后推迟了四年。

因为父母都是快退休的人,买房首付比例高,而且只能贷款十年。因此首付和月供都很高。而当时深圳房价只是老家市区的两倍多点,并且只要两成首付,实际上中介还可以做到更低,不少中介打出“零首付”的广告,我买还可以三十年贷款,月供也低。因此当时同样的首付和月供,在深圳买个90平米是没问题的。

现在想起来,真的是觉得这是我毕业后做出的最错误的决定。

老家房子的涨幅远不及深圳,如果当时先在深圳买了房,两三年或者三四年后再在老家买也完全不是问题。而且这套房子,虽然小区各种高大上,比老房子居住环境上了一个档次,但是父母由于还在上班,离上班的地方远,所以只有周末两天才会过去住,平时就空在那里。

更重要的是,后来我买房的时候深圳房价已经大涨,不得不寻求父母资助,不仅爸妈也付出了更多的资金,我也背上了高得多的月供。

也就是不管是我,还是我父母,都付出了更高的代价。现在一算,这个决策的损失是按照百万人民币为单位的。

其实很多时候,多给家里打电话,平时多发微信汇报情况,给爸妈买件衣服,买双皮鞋,购买旅行社旅游,购买大病保险都是孝顺父母的方式,没有必要用力过猛,父母往往也用不着。

把自己的生活过好了才更有能力回馈父母。

第六个选择:

一个好的伴侣究竟有多重要?

作为一个理工男,我更多的从理工男的角度来看。

我大学班上的理工男们,除了少数两三个恋爱经验丰富的,绝大多数都是老实型,也就是说网上说的“老实人”,高中的时候没有谈过恋爱,大学四年也没有谈过。

大学毕业十年聚会的时候,班上有几个兄弟就在抱怨家庭的事情。

有个兄弟的老婆是个专科生,自己不上班,但是花钱大手大脚,度假非要去马尔代夫,买车一定要20万以上,这个兄弟其实收入并不高,为了满足家庭开支,贷款买车,毕业多年还不时向家里要钱,老婆席间还喜欢数落他不好,我们均理解不能。

有的兄弟的老婆是高中学历的老乡,没有什么工作技能,吃不了苦工作经常换,经常索性就不上班,在家里待着看电视剧,最喜欢逛淘宝,也不怎么管孩子。

这个兄弟白天上班,晚上还要照顾上快上小学的女儿,经常每一两小时起来一次,怕孩子蹬被子着凉,老婆尽管不上班,但是晚上从来不起来。

我们都说你这样太牛逼了,就这样他老婆还埋怨他给不了太好的经济条件。

我们问他有没有二胎计划,这个兄弟说“我其实也不想要二胎,但是如果问我老婆这个问题,她是肯定不会生的”

班上这种情况的兄弟还有好几个,他们的共同特征是:

之前都没谈过,感情经历一片空白,毕业之后往往是第一次谈恋爱,即使我们作为朋友不断提醒他们,对方有问题,你们不合适,甚至有班上同学直接提醒过某个兄弟说:“你那个女朋友配不上你”,但是这样都没有及时止损,最后还是结婚了,结果现在问题不断,却又无力解决。

另一方面,我在深圳认识的妹子,就有不少学历好,性格好,工作也不错,苦于圈子问题不好找对象,我相信北京这样的妹子也有大把,她们也想找合适靠谱的对象。

所以我想起这几个兄弟就气不打一处来,当初如果能在这方面多花点精力,把用在工作上的心思同样的用在找女朋友上,通过各种渠道多认识几个优秀的妹子,何至于此,不仅自己家庭更和谐,也解救了好妹子,该多好。

作为高考中拼杀出来的理工男,我们认识的妹子很少,我们追求妹子的能力不高,但是至少我们大部分人总体上靠谱,勤奋,善良。让那些好妹子被那些不如我们的男人追到了,你难道内心深处不觉得可惜吗,不觉得对不起这些好妹子吗?

同事,朋友,同学,单位联谊,微博,交友网站,长租公寓,甚至知乎…只要你想,怎么可能没有途径认识?

我大学班上有个理工女也是一样,大学时没人追,毕业后我就不时劝她,多接触一些男生,有合适的就先谈着,对自己没有坏处,她应该是没有听进去,宁肯周末在家追剧。

一直拖到30岁以后,才想起来第一次谈恋爱,然后就结婚了,老公学历,工作,长相都不怎么样。班上同学看到她老公都是面面相觑,怎么找一这样的。

我一直相信只要她积极点,可以找个优秀的多的。

一句话,班上凡是找到合适的伴侣的,整个生活状态是神采奕奕的。我宿舍一个兄弟,孩子过生日,他和老婆一起尽心把家布置成梦幻城堡,一家人开开心心其乐融融。

积极的花精力寻找合适的伴侣,TA将成为你以后人生并肩作战的战友,这某种意义上和努力工作同样重要。

高考的时候我们18岁,20年之后就是38岁,基本上人生的所有决定性选择,就业,出国,结婚,买房都会在这20年之内完成。

我们经常说,人的一生要靠个人奋斗,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努力和选择,很多时候后者可能更重要,此文希望能有所帮助。

问题一:生活或者人生,衣食住行之外还有什么? 柴米油盐酱醋茶,

问题二:当今社会除了衣食住行离不开还有什么离不开? 手机...

如果家人找不到你,他们会担心你的安危,其次要是工作上的伙伴找不到你更是会耽误工作进度和效率。虽然我们都很像回到陶渊明时代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自然状态,但是恐怕不行了,毕竟进入了21世纪,不跟上时代,就只能被遗落在边缘,成为边缘人群了

问题三:人除了衣食住行还有什么? 还有想法。还有感情,还有烦恼。

问题四:衣食住行有什么关系 价格,跟需求弹性,有什么关系?

需求弹性小的产品或服务,价格波动大;

但,价格波动大的产品或服务,不一定是需求弹性小。

比如大蒜、绿豆等农产品,曾经非常非常贵,但,其需求弹性很大,也就是价格上涨乃至保障,会减少其需求。

如果用公式来表达,弹性大小,意思就是,价格上涨,但,其需求并不会同步减少,甚至不会减少。

比如某个商品,涨价10%,其需求仅仅下降3%,对于提供者来说,就是(1+10%)X(1-3%)=106.7%,依然比原来有6.7%的增长。

其反面大概也是如此,你降价10%,未必会有15%的需求增长,可能只有5%,那么也就是(1-10%)×(1+5%)=94.5%,减少5.5%。

从个体需求来说,衣食住行,睁眼四件事,吃住,是相对弹性小的。

比如猪肉,从过去13~4块,涨到现在20块,价格涨了40%+,但,需求并未减少40%甚至更多,其总需求,几乎是没有大幅波动的;甚至是在猪肉12~13块的日子,其需求也并没有大幅上涨,因为人胃的整体容量是有限的,没有几个人任性和 *** 到,买2斤猪肉,吃一斤,扔一斤。

所以说,猪肉涨价起来,很容易,也肆无忌惮。这与蒜你狠、姜你一军、(绿)豆你玩不一样,这三样需求弹性大,多数人可吃可不吃,那么,时间稍微一长,价格就会回落。

需求弹性小的产品,价格的决定就是看供需咯。需求是100,供应是105乃至110,那么,价格就会大幅下跌;反过来也是一样,需求是100,供应是95,价格就会大涨。

房子,某种意义上说,也是需求弹性很小的产品或服务。到最后,每个家庭都至少要有一套房子居住,注意,这里是居住,而不是拥有产权也就是自有房屋。

问题五:除了衣食住行还有 *** 人还有什么原始的需求 对财富的追求

问题六:除了衣食住行,还有那些商机? 趋势就是商机,看你如何把握趋势了,关于趋势把握这块可交流的

问题七:现代人除了衣食住行还有什么刚需 衣:的确良(厚实的来很朴素) 食:白米饭(好吃的来有营养) 住:砖瓦房(冬暖夏凉接地气) 行:两个轮(速度慢缓但安全) 衣:丝棉麻(薄出来嫌疑) 食:啥都吃(结果弄得啥都不能吃) 住:大别野(的多滑坡的多) 行:四个轮(油价飑升都是它的罪)

问题八:人生,衣食住行之外还有什么 知乎 衣食住行

生老病死

亲友师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