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中醇能甲醇改装的公司可信度?2甲醇改装2012年里的普及程度?3汽车改装甲醇后是否真的具备经济效益

2.从郑州到山西运城的车价多少

运城中石油今日油价行情查询_运城中石油今日油价行情

据悉国家发改委正要求各有关部门和企业上报关于深化化肥流通体制改革调研报告,以为制定新的化肥流通体制改革方案。目前整个化肥行业面临的最大困惑就是:国家抑制化肥价格上涨政策的期望值与现实行情有一定差距。为此,本刊记者就此话题特别进行了追踪调查。

从2004年起,化肥的每一轮涨价都伴随着限价政策出台,而连续3年的化肥价格一路上扬,让多少有些无奈,企业高喊利薄,农民也不满意。我们似乎找不出化肥“限价”得益者,的“限价”政策开始不断受到各种媒体的质疑,那么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呢?

记者通过调查,绘制了化肥从原材料进厂直到销售到农民手中的流程图。一旦静下心来分析整个化肥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个流程,就会发现,这是一个政策与市场搏弈的系统过程,涉及到了整个市场经济的各个环节,而任何一个单一的政策都不能从根本上彻底控制住化肥价格。我们也许只能希望我们所做的一切更合理一些。

限价护农,单一手段难以承担全部责任

也许是限价和涨价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使得有一种观点认为,在市场经济中,部门不要搞价格干预和限价。而实际上是,目前化肥行业是我国享受优惠政策最多的行业之一。从煤炭、天然气等原材料价格到火车运输、生产用电、税收等方面都有诸多优惠措施。另外,依据我国《价格法》第三条规定:大多数商品和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极少数商品和服务价格实行指导价或者定价。国家把化肥纳入需要进行价格管制的极少数商品的范畴,实行指导价管理,应该说是事出有因、有法可依的。

不管是限价、暂停出口退税、还是加强淡储,国家政策的目的极其明显,就是增加国内市场上的化肥数量,以便能更有效地平抑化肥价格上涨势头。

但从目前的限价政策看,生产化肥的原料煤价格和运输价格不限,零售商也限不住,牺牲的只有生产厂家和正规流通企业。一些化肥生产企业都有自己的经销公司,卖给经销公司的价格可以严格执行限价规定,经销公司再往外卖,就可以不受限制了,另外还可以多收运杂费、一货多票、价内费用转价外等等,这些手段被业内形象地总结为:管住生产管不住流通,管住集体管不住个体,管住批发管不住零售。

正像安徽合肥某化肥集团董事长所说的,国家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化肥流通环节点多、面广、分散、难以管理等原因影响了化肥价格的调控结果。优惠政策的兑现涉及物价、财政、税务、铁路、供销、电力等部门,监管和调控面大量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操作性不强;一个部门、一项政策不能很好落实,就会影响调控的整体效果。行政监管成本过高,使限价政策往往难以落到实处,从而造成了限价的最终结果是三不满意:国家不满意、化肥企业不满意、农民不满意。

农民不知限价,涨价尚未影响到农民的施肥水平

记者调查了2005年度全国种粮大户以及山东维坊、湖南衡阳、山西运城、北京大兴等地的农民,发现农资价格的攀升尚未对农民的施肥水平带来决定性影响。

多数农民不知限价政策。由于限价政策监管重点集中在生产企业的出厂价以及对大、中型流通批发企业的批零差率进行监管,而在我国真正完成最后终端零售的是各镇、乡、村个体零售商,一般多为当地夫妻店。据记者了解,这些最终零售商,对国家限价政策知之甚少,纯粹种田的农民更是不知道限价政策。最重要的是,与农民相关的其他日用消费品以及水电、医疗、交通等价格都在上涨,使得农民对化肥、农药的价格上调也能理解和接受。

农民的种粮成本并没有增加。记者了解到,由于各地栽培技术和作物品种都无明显变化,农民对土地的化肥投入量一直保持在平稳的状态。尽管农业部的数字表明:农资涨价使全国农民增加生产费用390亿元,粮食平均每亩费用投入比上一年增加20元-40元,化肥价格比2004年上涨近15%,部分抵消了粮食、农资直补等扶持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好处。但从农户成本上算,由于有各种补贴,化肥涨价还未让农民贴钱种粮。运城一农资夫妻店的老板说:只要到了用肥季节,即便价格高点,该用的肥也要买,现在的农民手里有这个钱。

农民种田的收益也有所增长。维坊一村级经销商告诉记者,看化肥价格要看农产品价格,农产品收购价格高,化肥就好卖。从最近各个城市居民的蔬菜价格看,农民种田的收益有所增加。四川省农调队对16个县、400个农户和部分农场的调查表明:农产品生产成本大幅增加,但农产品价格的上涨更明显,小麦每亩成本增加8.59元,纯收益增加101元;生猪每头成本增加38元,纯收益增加40元。江西省的数据也表明,2004年稻谷收购价仅0.8元/千克,农民多数只种一季稻;2005年稻谷14元/千克,不用号召,80%-90%的农民都种上了双季稻。

从调查上看,化肥的涨价只是减缓了农民纯收入的提高,目前的化肥地头销售价尚处在农民可以承受范围。

限价不是祸首,本源在于原料价格飚升

不少评论限价政策的文章把化肥涨价归罪于限价,认为限价反倒助长了化肥价格的上涨势头。其实农资企业很明白国家出台的限价政策目的是让利于农民。但化肥企业面临着“两难”:一方面,煤、电、油、运紧张局面仍未缓解,化肥生产成本大幅上升;一方面又要承担保护农民利益的政治任务,执行国家限价。

湖北某大型化工集团的一位负责人认为:观察化肥价格主要看两点,一是油价、二是粮价,一个是成本,一个是需求。目前的化肥价格上涨与成本的因素关系密切。

国内供需状况不是涨价原因。中国化肥的产量和消费量均居世界第一位,也是进口大国之一,但这并不意味着国内存在绝对的供需缺口。

从中国氮肥协会公布的数据看,2005年国内尿素供需基本平衡。而2006年,由于国内尿素的进一步扩建,预计新增生产能力172万吨,国内尿素产量将达4750万吨左右,。可以说,我国氮肥总供需自2003年后是处于总体平衡状态的,而钾肥、磷酸二铵和复合肥仍要靠进口来满足需求,这是一个结构性缺口。依照目前国内的用肥习惯,我国土壤施肥氮磷钾比例为1∶0.4∶0.17,氮肥是农业用肥的主导产品。我国化肥产销率继续保持95%以上的高水平,总产销率96.5%,其中氮肥主要品种尿素产销率高达98.1%。因此,记者不认为供需状况是导致化肥价格上涨的主因。

原材料成本上涨使生产企业首先感到压力。全球氮肥%经合成氨制得,合成氨和氮肥的制作比例约为1∶1.6。比如30万吨合成氨生产能力的企业,尿素的生产能力是48万吨。合成氨的原料主要是天然气、煤和石油。

2005年12月26日,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天然气价格改革方案:各油气田供工业和城市燃气用天然气,出厂价格每千立方米提高50~150元;化肥用天然气出厂价格每千立方米提高50-100元。对于化肥企业而言,如果按最大提价幅度每千立方米100元,生产每吨尿素一般耗气800-900立方米测算,该尿素生产成本每吨增加80-90元。

而生产尿素用煤炭价格四年翻了五倍,在有些地方还不止这样的上涨幅度。由于煤炭价格已放开,无烟块煤价格从2002年的150元(吨价,下同)左右上涨到2003年的260-300元,2004年进一步上涨至400-510元,2005年又涨至500-600元以上,到目前,有些企业到厂价甚至高达800元。去年,国家虽对化肥用煤取临时价格干预措施,抑制煤价过快上涨,但化肥生产企业反映,虽然价格稳定但煤炭质量下降或供应得不到保障。从原料成本的角度算,一吨尿素中煤炭成本占到50%,也就是说煤价上涨200元,尿素成本就会上涨100元。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的工作人员坦承,按照国家制定的中准价销售化肥,利润确实很低。

匮乏成了企业最大痛。事实上,原材料的上涨还不是最可怕的,更让生产企业感到困难的就是原材料的紧缺。今年3月,记者在湖南看到,本省尿素企业虽报价1750元/吨,但很难拿货。湖南省内企业大部分还是以煤为原料,除了少数一两个大厂之外,其余都是一些还没有改制的小厂,生产成本过高导致了开工不足,从而影响了本地的化肥供应。今年4月,中原油田只给中原大化安排了2.5亿立方米天然气的,相当于该厂满负荷用气量的60%、国家下达指标的69%,根本不能维持设备的正常运转。导致全厂8套装置已停车6套。企业一季度已亏损4000多万元。遭遇之痒的尿素企业不止中原大化,在全国范围内,这已经成为普遍现象,许多企业都曾经历了或许还在遭受着这种之痛。

据了解,国家安排安徽四方集团的煤为20万吨,事实上,煤的兑现率只有50.4%,化肥企业要多花150-200元一吨的价格购买非煤,有一些煤炭要从外省购进,每吨加出省费25元。国家对化肥企业实行优惠运价,但铁路运输部门运力紧张,企业只能等车皮。可化肥企业原料进不来,产品出不去,无奈只能花高价买车皮。

从市场经济的角度看,化肥企业处于一种尴尬的状态。生产化肥用的原材料等生产资料都是按市场价格进行购买,而且原材料、煤、电的价格都在大幅上涨,但是化肥销售价格面临的却是国家严格限价。

尿素价格的上限是多少?在需求增加、成本不断上涨的因素以外,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国对化肥产业取了大量的扶植政策,目前包括实行优惠电价,优惠铁路运价、增值税从2004年的先征后返50%到全免,对化肥原料无烟块煤价格限制在2005年元月底的水平不准再涨价等等。可以说,我们氮肥企业的成本低于世界同行企业是这一系列政策堆出来。在氮肥协会上报发改委《关于化肥调控机制改革有关问题的意见》中表示,如果取消优惠政策,给农民直补,气头企业和煤头企业“每吨尿素出厂价将提高到1980-2015元及2033-2044元,零售成本将增加到2154元-2187元,还会刺激煤电油运价格上升”。

限价衍生负面问题,吸取教训最为重要

今年国家对尿素出厂价的上限1725元/吨,按照7%的批零差率算,零售价格应该在1845元/吨左右,而实际上,尿素出厂价格已经超过1800元/吨,再加上运输和装卸费用,即使经销商不再追加一分利润,主流零售价格平均已经达到了1950元/吨-2000元/吨左右,大大超过了规定的最高限价。其实,限价失败未必是一件坏事情,关键是我们从中能发现问题,以便我们更快地完善化肥流通制度。

限价扯出农资界最大的诚信问题。限价只限出厂价或农资公司的差价,客观上就是企业让利给农民。这种利益上的强行划转造成交易上的不公平,必然为投机者创造机会。

由于去年冬季尿素价格一路下滑,以及业内对今年产能过剩和国家限制尿素出口的判断,使得在今年年初,各路经销商对尿素的行情看跌的心态加重,尿素1540元/吨都没人敢拿货。各省级经销商更多地取与生产厂家联手储备的方法,即以合同的方式,预订企业的尿素,双方共同承担市场的风险。

随着用肥旺季的到来,生产厂家的价格不但随行就市,而且堂而皇之用限价做幌子,拒绝履行以往签定的协议,直接按照最高限价执行。使得尿素价格反而被限价政策刺激的一路攀升。流通企业此时对生产企业也哭笑不得,只能戏称“合同法”变成了“活动法”。

还有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即便是大型经销商想拿到国家限价的化肥也很难。据说在国家执行限价的第一年就有某些生产企业的销售员,因此而月进非正常收入10万。这些成本最后还是要一级一级分摊到产品上去。由于化肥生产企业是绝对占有的一方,因此在与流通企业的搏弈中占尽了绝对优势,尽管其在生意场的手段本无可厚非,但最终影响的却是农民的利益。应该说,这才是农资行业内最大的诚信问题。

终端销售难以监控。陕西省物价局一位负责人介绍,现在大中型化肥企业,产品直销率不足产量的5%,90%以上的产品只卖给一两家省级或有实力的农资公司,省级农资公司再卖给县市级农资公司,后者再倒给乡、镇、村销售点或个体户。国家规定化肥批零差率不超过7%,同时又规定运输及装卸费实报实销。这就使化肥经销商有空子可钻。他们常把超过7%的部分打入运费和装卸费,使检查人员眼看着批零差率超过10%也无可奈何。化肥经过两倒、三倒,甚至四倒、五倒,最后到农民手里,肥价自然居高不下。

很多地区还出现了“捆绑销售”现象。用复合肥搭配尿素进行销售,使得尿素的销售价格接近政策限价,经销尿素肯定是亏损的,只有把利润转移到复合肥上。“捆绑进货”、“不开”、“虚开价格”也成了基层经销商增加利润,降低成本的办法。

而销售化肥的终端往往分散在各个乡村,销售方式原始,这让管理部门很难做到规范管理。

企业因应付检查而违背政策初衷。记者在3月在衡阳访时还发现一个现象,尿素在有的经销商处是有价无货。甚至国内某著名化工公司也通知地区经销商停止出货。细问之下,方知一是应对有关方面的淡季储备和价格检查,二是用肥高峰马上到来,压两天还能卖出更好的价钱。我们不能指责企业,因为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就是为赢利而运营的,但企业因应付检查而压货,无形中抬升了尿素价格。

另外,我们看到许多参与淡季储备企业,在6月份宣布完成年度储备任务的时候,只有完成储备任务的数字,那么企业在享受国家的政策的时候,可以比其他企业有着每吨近40元的价格优势,而这些企业在3-6月这个用肥高峰季节,是否为平抑市场价格而做了贡献,从目前企业对外宣传的数据很难看出来。这使得很多没有得到政策扶持的农资公司对此颇有微词。国家在审核中也缺少对企业在享受政策后,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的判断标准。

限价在前,市场变化在后。湖南省对尿素价格实行最高零售限价,零售价格不得超过1950元/吨,个别边远山区也不得超过2000元/吨。但在湘西平均价位在1900元/吨-2100元/吨,已经突破了尿素的最高限价。据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物价局有关人士介绍,当地的尿素销售还没有达到省上规定的批发1.5%、零售4.5%的差率,就已经突破最高限价。造成尿素成本升高的主要原因是资金成本和运输成本。许多经销商都是通过信用社获得支持,利息相对较高,资金压力明显加大,同时湖南湘西多为山路,交通不便,造成尿素往终端的运输成本一直较大,而这些压力经销商最终还是要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对此,该州物价局有关人士显得很无奈。

类似的事情在全国还有很多,这使得更多的企业对部门的监管提出了疑义。由于原料成本、运费都在不断增加,企业有时候很难保证农资产品价格按照的限制标准执行,而由于农资产品集中生产、分散销售的特性,往往有关部门在农资集中阶段还便于监督检查,而真正在乡村分散销售的时候,却很难执法。使得监督过程并不完善。

放开?还是监管?这真是个问题

不可否认,化肥涨价后,确实抵消了农民减免农业税后的部分收益,但总体收益还是提高了。不然的话,化肥价格就不可能持续走高。这就是肥价不落反涨,市场供求继续趋旺的主因所在。这至少说明,化肥价格到了可以放开的时候。化肥市场如果放开,是必须调控。但这些调控必须符合市场规律。

总体来看,2006年国家化肥政策沿袭了前几年的政策,整体上未有太大调整,还是“优惠+限价”、“增加供给+限制出口”的思路。对于限价政策,农资行业流行着这样建议:取消化肥限价,通过对农资企业补贴等形式鼓励企业提高和产品的利用率。这样,既保证化肥企业的正常盈利,又能使肥价降下来。

最近,国内大型化肥企业按照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提出由生产企业建设直销网络,以节约物流成本。而中国单户耕作方式决定了农资销售必须需要一个庞大的营销服务网络。所以在引导生产企业上,国家要鼓励降低化肥生产成本,而不应该再拿钱让生产企业在农资流通企业运营比较成功的地区重复建设化肥流通网络。“尿素企业要努力加大技改,提高煤炭利用率,降低消耗,这是我们应对煤价上涨的唯一办法。”湖北宜化集团副总经理张新亚这样说。这既是他的宜化经验,也是他对于同行的一个忠告。

对于农资流通企业,国家应鼓励其开展现代连锁配送业务,对于容易得到固定资产的大型流通企业,国家可以用贴息和信誉的方式进行补助;对于不容易贷到款的中小流通企业,能否对其取资金直补的方式,以加快配送中心的建设。

同时提高化肥利用率将是真正解决化肥之痛的结点。我国农业生产施用的化肥中,只有35%得到有效利用,大多数农民在播种小麦时,每亩施用50公斤底肥,超出科学使用量10-20公斤,三分之二的化肥钱是白白扔掉的。如果能达70%-80%的用肥效率,农民投入可减少50%,届时化肥价格可以完全按市场规律来走了。

化肥流通是一个涉及了方方面面的系统问题,应该放开该放开的,管住该管住的,用市场化的手段调控化肥的价格变化,只有这样,才能让企业、农民、都受益。

1中醇能甲醇改装的公司可信度?2甲醇改装2012年里的普及程度?3汽车改装甲醇后是否真的具备经济效益

我觉得煤价下跌两个月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就是成品油的价格大幅下跌导致煤的价格也相应的下跌。但是这个影响应该是短期的,成品油的价格会探底回升,煤价也会获得涨幅的。

第二个原因就是供求关系。媒的需求量受疫情影响大幅降低。导致媒大量堆积而从而导致价格的下跌。

从郑州到山西运城的车价多少

产品会说话,用过的客户最有发言权。目前工信部文件是:山西、陕西、上海作为试点,也就是这三省会有专门的甲醇领导小组并有具体文件。通过我们这边车辆使用出来的数据显示:面包车使用甲醇0.3元/公里;1.3排量千里马、羚羊出租车使用甲醇0.35元/公里;1.6排量北京现代伊兰特出租车(甲醇、天然气两用)使用甲醇0.4元/公里。2011年12月山西新能源汽车信息部统计山西运城甲醇车辆22732辆,运城甲醇加注站38个(中石化、中石油、私人加油站)。这些说句充分说明甲醇燃料作为汽油替代产品的巨大优势及未来的巨大市场。

自2007年5月1日起,山西省运城市市区执行新出租车运价,起步价由3元(含1公里)变为5元(含两公里)。近日运城市物价局就此次运价调整予以了证实。

近年来,随着石油价格的上涨、车辆档次的提高、保险费额的增加和人员工资的提高,出租车行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碍于现状,运城市物价局根据运城市客运处提交申请,于2006年7月召集社会各界代表召开了出租汽车运价调整听证会。听证会后,运城市物价局将有关情况依次报告运城市。2007年2月,经运城市常务会议研究,同意选择时间调整运城市市区出租汽车运价。

鉴于山西省其他地市已对出租汽车运价进行了调整,目前油价也逐渐趋于平稳,运城市物价局于日前最终确定了运城市市区新的出租汽车运价。新运价具体价格为:起步价5元,含两公里;超过两公里,每公里运价1元;基本里程为6公里,超过6公里之后,按乘客实际乘坐里程加收50%空驶费;乘客在乘车过程中,出现停车等候时,每2.5分钟按0.5公里运价计费。当日22时至次日7时为夜间行车,夜间行车起步价为5.4元,含两公里;超过两公里,每公里运价1.2元。

运城市物价局对此还要求,各出租车经营户应在车身醒目位置将调整后的运价予以标示,接受社会监督